
NO2_活動記事-AI智財管理

在這個AI大時代,善用AI這股強大力量,絕對是您在教學與研究上的神隊友!
一、記住以人為本的大前提:著作權只認「人」的創意喔
著作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「人」——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,但絕對不是AI這位「工具人」!
二、釐清AI的工作角色:好助手 vs 合夥人
三、擁抱透明原則:用了AI就要大聲說出來 無論是教學或研究,只要有使用AI工具,請務必標示清楚所使用的AI工具名稱、版本與開發者,正如引用文獻時需交代出處一般,以示對原創的尊重。 參考標示方式:
值得一提的是,國內外許多學術期刊(如Elsevier)已要求作者說明AI工具的使用方式,甚至可能要求附上未經AI修改的原始版本! 四、了解AI平台的授權條款:魔鬼藏在細節裡 多數AI平台雖不主張其生成內容的著作權,但通常會要求使用者標示內容來源,並自行承擔潛在的法律責任。也就是說,您需確保輸入的提示詞(prompt)不侵犯他人權益,否則可能踩雷。 五、確保AI訓練資料合法性:先從開放資源下手 AI模型的訓練仰賴大量數據,而這些數據的來源是否合法,常是風險的關鍵。建議優先使用具有開放授權(如CC授權、政府開放資料)的資料,以降低法律風險。 六、強化學生責任意識:把底打好,未來可期 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善用AI,同時要求他們清楚標示使用情況。此外,可要求學生建立「版本控制」紀錄,記錄創作歷程與AI使用內容,以利未來查驗,並幫助釐清學生在作品中的實際貢獻。 七、關注國內外AI法律動態:AI帶著智財權跳探戈 AI技術不斷進化,相關法律規範也持續調整。保持關注可降低風險、提升自保能力。 總結一下! AI真的很強、很好用,但用得對、用得巧、用得穩才是關鍵!記得三大原則:透明 ✦ 誠信 ✦ 合法,再加上持續追蹤法規與業界動態,AI就會一直是您教學研究上的神隊友(別讓它有機會成為豬隊友啊),幫您開外掛不踩雷! Anyway,讓我們一起用對方式、開心用AI,在AI大時代中大步向前、乘風破浪吧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