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轉教室
113-1成果專頁
113-1成果專頁_翻轉教室


|
|
【成果摘要】
翻轉教室將傳統課堂中的授課方式顛倒,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基礎知識,然後在課堂上進行深度互動和實踐活動。這個計畫旨在提升學生的自主性、增強高層次思考能力,並充分利用數位資源來支持教學。 在課前學習的設計中,90%的學生表示「老師提供示範影片,使我能夠學習到當週的課堂知識內容」,配合課中活動設計,91%的學生認為「課堂的學習活動,有助於我進一步了解課程內容」。普遍而言,當學生在進入教室前就已經擁有相關先備知識時,這些教學活動能夠讓他們更有效地掌握內容,並且開啟了對知識進行深化。 在113-1學期的執行案例中,外語中心教師在「科技工程英文」課程中導入翻轉教室策略,根據老師的觀察,由於課前已事先預習,在有基礎知識的狀況下進行課堂活動時,學生舉手的情況轉為熱烈積極,即使是被老師點名,也能填入正確回答,在深化知識的同時,有效提升課堂互動。 另有化工系老師更是在「化工熱力學」中導入ZUVIO工具,當個別提問無法了解授業狀況時,便以ZUVIO引導學生提問以及回應問題,進而全面掌握課堂學習狀況。 總體來說,翻轉教室持續「複習」知識概念,深化了學習目標,數位工具的輔助也讓學生能靈活地反映課堂互動狀況。 在未來,將引領更多數位教材進入翻轉教室教學模式,使學生逐漸習慣數位教材的課前預習,持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力。 |
打破沉悶課堂:利用MOOCs教材解決EMI困境 楊侑倫老師(製造科技研究所) |
硬梆梆、理論性強的【材料機械性質】課程又要以EMI授課時,該怎麼進行教學呢?為了使學生在上課時能夠專注於討論和實踐,減少對發言的恐懼感,楊老師在課前,以結構化的MOOCs作為教材,讓學生先行建立對於金屬性質之特性概念後,於課堂上透過讓學生負責一頁投影片,短而精之報告方式,掌握學生課前學習狀況的同時,引導他們的專業英語表達能力。這種教學策略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建構知識,待課程結束後的回饋顯示,此方式使學生對材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 在翻轉教室中,導入MOOCs資源並以EMI授業後,楊老師指出:「MOOCs資源的特色,幫助學生在課前打好基礎,進而提升課堂互動與報告表現。這類資源不僅靈活,也能強化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,讓他們更快適應 EMI 課程。」 |
楊侑倫老師的詳細成果點這看 ! |
從預習到實踐:翻轉經驗的反思與進化 何思慧老師(外語中心) |
何老師根據「主題研習模組-進階實踐」的經驗再一次進行了翻轉教室計畫。為了解決學生缺乏預習習慣和對傳統講授方式感到乏味的問題,在正式進入課堂前,先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使用電子載具觀看影片並完成學習任務,以熟悉預習步驟,再正式開啟翻轉計畫。 在課堂活動的設計上,何老師採用「心智圖繪製」的方式「心智圖繪製」檢核學習成效,結果顯示,學生對概念的連結掌握度高,節省了課堂時間,且課堂參與度提高,學習態度也有所提升。 課堂參與度提高,許多同學開始願意舉手回答問題,被點到時答案也較完整與豐富。此外,也有許多同學開始在課文中作筆記甚至是畫心智圖,學生的學習態度明顯有了提升。 |
何思慧老師的詳細成果點這看 ! |